当一名好工人 树一面好旗帜!
一双焊工皮鞋,一身洗得泛白的蓝色工作服,一辆老式自行车……在车来车往的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七一勋章”获得者、公司焊接顾问艾爱国的这副行头,早已为工人们所熟识。
去年“七一”前夕,艾爱国准备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家人和同事都嘱咐他“穿得精神点”,艾爱国倒是穿上了件旧西服,脚上还是那双皮鞋。
在他眼中,这双厂里人人都有的劳保鞋,象征着他坚持走的路,也是他断不掉的根。从19岁到72岁,50多年来,共产党员艾爱国坚守基层岗位,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和特种钢材焊接性能试验,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600多名。
“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
艾爱国曾在株洲攸县当知青,别人扛50斤的木头,他就尝试60斤、70斤,还创下过重量纪录,被身边人喊作“拼命三郎”。
艾爱国说:“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这是我做事的准则。”
进入湘钢后,艾爱国的岗位是安装管道的配管工人。来自北京的一批焊接工人,引起了艾爱国的兴趣。焊花飞溅之间,无论是铜还是钢,都在他们手里“乖乖听话”,俨然是一个个“钢铁裁缝”。忙完手头工作的艾爱国喜欢在一边拿着一片茶色玻璃“观摩”,看得眼冒金星也毫不在意。
随着钢铁厂发展的需要,企业决定从配管工人中选6名工人转岗学焊接,年轻、有文化、又肯吃苦的艾爱国成为其中之一。
一本泛黄的工作日记本,记载着艾爱国的远大志向。在本子的第一页,艾爱国郑重写下了“气焊工1—8级的考核标准”。从最基础的1级工到“最牛”的8级工,艾爱国把标准一条一条誊抄上去。
艾爱国用下班时间给自己“加餐”,常常被飞溅的焊花和凝固的液滴烫得满身都是小伤。一有时间,他就往湘钢的图书馆跑,看遍了关于焊接的藏书。1982年,艾爱国以8项考核全部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气焊、电焊合格证,成为当时湘潭本地唯一持有“两证”的焊工。
“劳模专业户”首先就应该是“吃苦专业户”
1983年,当时的冶金工业部组织全国多家钢铁企业联合研制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全国范围内参加研发的有1000多人。还是焊接普工的艾爱国,凭着那股钻研劲儿,被选入了攻关团队。
“高炉风口的研制,原理看起来简单,就是把锻造出来的紫铜和铸造出来的紫铜焊接在一起。但铜导热太快,焊缝处很难达到足够的温度。”艾爱国说。
“氩弧焊。”项目负责人口头说的一个词,引起了艾爱国的注意。在当时,对这种大型特殊材质部件采用氩弧焊,国内还没有先例。
“没有就试!”艾爱国和团队成员一边论证,一边试。最终,艾爱国发现,必须要加大电流,加高温度。750摄氏度,800摄氏度,850摄氏度……一直到把铜加热到近900摄氏度,终于成功了!
100多公斤的铜料被焊枪加热到900摄氏度后产生的热辐射,让艾爱国吃尽了苦头。每次焊完,他的双手都会被烫出血泡,衣服被汗水浸湿后又被烤干,硬得好像被浆洗了一遍。最终,艾爱国和团队成员不仅达到了技术指标,还总结了焊接方法,改进了焊接工具。这一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4年,艾爱国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劳模称号——“湘钢劳模”。此后,他又获得省劳模、全国劳模,成了别人眼中的“劳模专业户”。
“父亲说,当劳模好比坐轿子,要是自己立不住,摔下来的时候只会更难看。”在艾爱国看来,“劳模专业户”首先就应该是“吃苦专业户”。
1985年6月,艾爱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了劳模,又入了党,苦和累的事情,艾爱国干得更多了。多年来,企业也曾多次安排艾爱国去搞宣传、工会工作。可是每次仅仅过了半个月、一个月,艾爱国就忍不住溜回一线班组。
艾爱国说:“我这个人,在管理岗位上不适应,认准了目标,就是当个好工人。”
“无论在哪里都要敢于当先锋”
艾爱国主持的湘钢焊接实验室里,不仅有各类高级技师,更有教授级高工、博士,是一个上百人的研发团队。艾爱国自嘲说,自己是学历最低的人之一。但多年来,艾爱国边学习、边引领,始终是实验室的标杆。“身为党员,无论多大年龄,无论在哪里都要敢于当先锋。”艾爱国说。
这个实验室被湖南省列为焊接工艺技术重点实验室,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从自己追求极致、攀登高峰,到凝聚队伍、对年轻人传帮带,艾爱国也经历过“痛苦”的蜕变。
2008年,湘钢成立焊接实验室,之后又加挂了“艾爱国大师工作室”的牌子。“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也给我发了一台电脑。但我连开机都不会,怎么有脸叫艾爱国工作室?”艾爱国说。
艾爱国从电脑开机和打字学起,很快就初步掌握了电脑制图的方法。如今,72岁的他会做电脑幻灯片,会用电脑画工艺图。徒弟欧勇说,最让他受感染的,还是艾爱国身上那股精气神,“艾劳模曾经对我说,做焊工就好像做裁缝。只会把布料缝到一起,算不上好裁缝。只有把布料缝得又漂亮又牢固,而且针对不同材质会用不同缝纫办法,才叫好裁缝。当焊工也是一样。”在艾爱国的传帮带下,欧勇如今已经成长为湘钢的首席技师。
标杆之下,更年轻的一代正在成长。艾爱国说,现在的新一代焊接技工赶上了好时代,手工焊、自动焊、机器人焊,样样精通,“文化底子、技术底子都比我们当年好多了”。年仅20岁的“徒孙”谭昶鑫,别看年纪小,已经有5年技术底子,在全省、全国的职业技能竞赛中频频获奖。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
雪莲塌房?官方紧急注册账号回应,“雪莲我吃定了”上热搜 ,童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