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板块活跃 预计2023年我国新增AI算力将达70%-80%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贾丽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7月18日,东数西算板块开盘一路走高,涨幅达2.58%。自从“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后,我国相关产业开始从动力时代向算力时代加速前进。那么,“东数西算”的未来规划与实施路径是怎样的,将引发产业怎样的变革,又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算力已成数字经济发展发动机
仍存高效转化等诸多挑战
“东数西算”工程被业界认为是一项开启算力经济时代的世纪工程。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根据《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70%。
近日,在信息化百人会第八届信息战略论坛上,谈及目前我国算力的发展现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余晓晖表示,2020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35EFlops,全球占比约31%,保持55%的高速增长(全球增速16%)。我国智能算力占比由2016年的3%提升至2020年的41%,预计到2023年,新增算力中AI算力将达到70%-80%。
同时,对于我国算力产业的战略部署情况,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陈家春表示,到2021年底,我国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已超过140亿EFlops。另外,我国算力布局日益优化,已基本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核心区域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协同补充的发展格局。她建议,我国要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算力的多元供给等。
如今,各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数字产业发展,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本地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等。
“‘东数西算’将带动新技术、新业态加速迭代,各地政府要承担顶层决策的引导作用。”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肖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在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看来,“东数西算”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前瞻部署,是新的课题。“东数西算”工程需要解决好技术、商业模式、体制机制三个层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算力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在会上表示,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发动机,但将领先算力高效转化为解决科学与工程难题的能力依然存在挑战。他表示,当前我国算力发展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国产超算平台架构多样,应用移植和调优工作量大;二是国产超算平台支持复杂应用全流程计算的能力亟待改善;三是我国人工智能企业面临“卡脖子”风险。
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跨平台编译优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二是加强国产超算HPDA系统软件的研发;三是建议定义自主人工智能产品,出台措施鼓励行业加速使用;四是加强HPC,AI和Data三类计算系统融合的研发。
各巨头加速入局
规模化应用机会显现
除了实现既要目标外,“东数西算”工程也带动了一系列行业机遇。近两年里,数据中心集群、5G网络、骨干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链快速发展。在数字工程的风口上,企业也搭乘“东风”加码布局。据了解,华为、百度、世纪互联、中国联通等国内头部企业均已斥巨资入局。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线总裁张迪煊在此次会议上称,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算力领先城市,基于昇腾AI建设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为从构建全栈协同、自主创新的算力体系,构建全网算力大市场,加强根技术创新研究等核心关键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和探索。
除了产业及企业层面,在二级市场上,“东数西算”板块也较为活跃。根据Choice数据统计,自今年4月27日至7月18日,“东数西算”板块整体上涨约22%。
千门资产总经理宣继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东数西算”产业链较长,涵盖计算、存储、通信等产业,囊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IDC、服务器芯片、光模块、温控等细分领域值得关注。不过目前“东数西算”仍在铺设阶段,部分企业“含量”仍以不足,也要警惕借“东数西算”概念蹭热点现象出现。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
江西省教育厅:“六不”和“四知” 严防孩童溺水事!做好学生离校在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