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引入做市交易要做好“兴利除弊”
每经特约评论员 熊锦秋
科创板开市即将迎来三周年之际,“试验田”里“结”新成果。近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和配套业务指南。科创板股票交易实行在竞价交易制度基础上引入竞争性做市商机制的混合交易制度。笔者认为,这有利于提升市场的流动性,但也要汲取新三板实行做市制度的经验与教训,兴利除弊。
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是指做市商为科创板股票提供双边持续报价、双边回应报价等流动性服务的业务。按《指南》,上交所根据科创板股票流动性、波动性等综合考量,将其预先分成“高”“中”“低”三类,做市商报价对高中低三类股票所允许的最大价差分别为1%、2%、3%,三类股票最小报价金额均为10万元,三类股票的连续竞价参与率、开盘集合竞价参与率和收盘集合竞价参与率分别为60%、80%、80%。
做市商做市义务也有豁免情形,包括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股价达到涨停或跌停价格,做市商可以仅提供单边报价。其中意思仍显模糊,不排除豁免做市的意思,就是此时允许做市商跟风在涨停板买入,或在跌停板跟风卖出;但也可解读为做市商在涨停板卖出,或在跌停板买入,与此同时不提供反向报价,由于无双边回应报价,也可作“豁免做市”之解。其中真正含义,还需相关部门作出权威解释。
7月15日上交所主板换手率为0.9882、平均市盈率为12倍,科创板换手率为0.9327%、平均市盈率45倍,科创板换手率比主板稍微低一点,但科创板估值几乎为主板的4倍,这主要是科创板股票具有科创属性、成长性好等特点。激活科创板流动性似有一定必要性。
适当的流动性,有利于准确发现股票的内在价值。一个流动性荒芜的市场,买卖双方出价可能相差离谱,有时甚至难以成交,即便偶尔成交也可能过度偏离内在价值。很久以前由于新三板流动性不足,个股价格甚至可在0.01元与几十几百元之间上下跳舞。
现在已经有人在计算,科创板推出券商做市业务,券商每年可带来增量收入超百亿元,这其实也可看作是做市业务附带的一个弊端。券商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等于在不断做短差,甚至高频交易短差,券商的价差收益相当于从市场抽离流动性。
如果科创板单纯推出券商做市业务,而在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市场只会为此多支付一部分交易成本,对投资者来说意义不大,甚至无胜于有。因此,在推出券商做市业务的同时,必须由此带动市场出现一些积极正面的变化,才能得大于失。
首先,要推动股价定位更精准。做市券商控制自身风险的一个办法,就是随波逐流参与做市、同时基本保持仓位不变,这样的话,其对发现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券商要取得做市资格需具有相当门槛,应充分发挥其定价能力,引导市场准确发现股票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在股票不同价位,券商做市应适当体现其好恶态度,报单量应有所区别,而不是一门心思过度控制仓位变化。只要推动股价定位基本合理,由此也可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二是平抑市场过度波动风险。做市商拥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持股实力,要严格遵守严禁操纵市场的规定,不对市场波动推波助澜,而应适当加大反向报单力度,平抑不应有的巨幅波动。目前券商做市可使用自有股票,还可用证金公司借入的股票,笔者认为借入证金公司股票做法可能并不妥当,其效果可能相当于融券做空,券商在高位可多卖点,再将股价打压到低位买回,容易引发人为砸盘等操纵行为,加大市场波动风险。
三是做市商应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目前科创板尚未盈利的企业后面加个-U尾巴,如果上市公司长年带着这样的尾巴,可能难以激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目前做市商通过专用账户持有上市公司不超5%股份,持股数量相对一般投资者还是要高不少。做市商对持股要积极行权,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水平和利润,上市公司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利润提升,市场和散户的流动性也会不请自来。
总之,科创板作为A股改革“试验田”,如果引入做市交易制度取得良好效果,那么也就可以在主板等进一步推广铺开。
(作者为财经时评人士)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