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顶住疫情冲击 下半年稳增长如何发力
作者: 祝嫣然
二季度中国经济受到新一轮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依然顶住压力实现了正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0.4%,6月份经济指标全面回暖,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消费同比增长3.1%,时隔三个月重返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回升至5.6%,投资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支撑。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回暖,但复苏之路充满不确定性。多位专家分析,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仍有较大余地,要加大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同时要加快筹划增量工具,以稳定市场预期。
二季度实现正增长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不利影响明显加大,经济发展极不寻常,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较一季度大幅回落4.4个百分点,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二季度经济保持正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系列扎实稳住经济政策成效明显,我国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尤其是二季度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成绩来之不易。
二季度初出现的奥密克戎疫情导致供应链和物流受到扰动,进而导致消费和投资活动承压。此轮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4月中旬见顶,5~6月份随着防疫限制政策逐渐放松、供应链扰动情况改善,经济增长势头开始恢复。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第一财经分析,6月份看到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转为正增长,说明政策效应显现非常快。下半年应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推动落实稳增长的政策落地生效,来对冲外部环境更具复杂严峻的不确定性。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逐步打通,工业生产明显回升。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5月份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7%;6月份增长3.9%,比上月加快3.2个百分点。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6月汽车制造业表现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长16.2%,结束了前三个月的同比下降趋势,主要受益于国内汽车消费促进政策落地、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快速增长等因素。不过,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一定拖累。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告诉第一财经,6月工业增加值的年化增速超过10%,显示生产端复苏势头良好。受俄乌冲突影响,部分海外需求将继续外溢至中国,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在强化。
消费恢复的挑战
从6月份需求方面的数据来看,消费和投资都有一定回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6月份由降转升,同比增长3.1%。
中信证券研报称,6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消费均出现明显改善,主要得益于疫情缓和带来的消费场景复苏。从绝对量对总消费的重要性来看,汽车和石油石化制品的高增长是消费增速回升的主要带动力量。
虽然6月增速转正,但是增幅仍然较低,这跟收入增长放缓分不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仅增长0.8%,家庭支出更趋谨慎。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认为,消费恢复是今年稳增长的较大挑战。随着疫情持续发展,不少市场主体面临生存考验,导致消费潜力下降。目前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有所减弱。促进消费最有效的途径是全面实现复工复产,要高度关注市场主体的生存问题,落实“六稳”、“六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当前采取了一些阶段性的措施,比如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鼓励家电以旧换新等。这些措施短期效应比较明显,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下一步的消费。应该有中长期的措施,比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
基建投资提速
今年以来,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71430亿元,同比增长6.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1%,制造业投资增长10.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
据野村证券测算,6月当月投资同比增速为5.8%,高于5月1.1个百分点,显示随着疫情好转和稳增长政策逐渐显效,投资在基建发力的带动下进一步修复。
钟正生表示,6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回升4.1个百分点至12%,超过了3月水平。6月以来,国务院先后部署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和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进一步支持新老基础设施建设,后续不排除视情况而扩大政策性金融债的规模,以保持基建的资金来源充沛。
王一鸣分析,制造业投资前期增势比较强劲,但是随着能源、用工成本上升,上半年制造业投资比一季度回落了5.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还在回调之中,基建投资在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支撑下保持较快增长,但还是受到项目储备、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和清理隐性债务方面的约束。
稳增长政策如何发力
随着稳经济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但经济复苏之路可能并非一帆风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上半年经济增长2.5%,这意味着,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付凌晖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政策效应显现,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改革红利多、治理能力强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当然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内三重压力犹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还要付出不懈努力。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第一财经表示,上半年宏观经济在超预期的三重压力之下,已经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动态来看,中国经济下半年,将会进入一个确定性的上升通道。前期发力向前的稳大盘经济政策将集中在下半年产生明显刺激效果,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序恢复将起到持续激活经济主体的作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复苏的效能将持续显现,资本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助力将有所增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分析,总体来看,全年经济增长会保持较高反弹力度,三季度有可能是全年增速最快的季度。下半年为了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实现全年稳增长目标,宏观政策依然会朝着逆周期调节的方向继续实施。
二季度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及时出台六方面33条稳增长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有效落实,6月份国务院进一步强化部署,要求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的宏观调控仍有较大的余地,政策力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果不调整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如期实现全年5.5%的增长目标,需要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大幅扩张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政策力度,强力打破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之间的向下螺旋和恶性循环。
王一鸣也认为,当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才一个多月时间,有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有的还有相当的实施空间。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确保尽快落地见效。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
美国顶级专家福奇服用辉瑞新冠口服药后复阳:症状比第一次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