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中东行,算盘落空!谈人权,沙特王储回以美国“黑历史”!媒体:所有人都让总统难堪!
上证导读
美国总统拜登为期四天的中东之行16日正式结束。出发之前,拜登曾专门发表文章,为自己此行设置了几大任务,其中包括敦促海湾国家增产石油和推动在中东组建反俄罗斯联盟等,但从最终结果来看,拜登此行的算盘几乎全部落空。
在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沙特期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承诺将把原油日产量潜能从1200万桶提升到1300万桶。但穆罕默德王储指出,没有额外的能力将原油产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谈起人权,反被上了一堂“人权课”。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7月15日发表了题为《外交政策专家说,拜登“毕恭毕敬的”中东之旅令人“尴尬”》的文章,一名外交政策专家表示,在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进行了一次“令人尴尬的”访问后,拜登总统“成功地”让美国看上去很软弱。
传统基金会副主席詹姆斯·杰伊·卡拉法诺在一档节目上说,拜登此行不仅没有什么实质性成果,同时还让拜登乃至美国看上去很糟。
海湾国家不愿站队,
拜登中东行算盘落空
美国总统拜登为期四天的中东之行16日正式结束。出发之前,拜登曾专门发表文章,为自己此行设置了几大任务,其中包括敦促海湾国家增产石油和推动在中东组建反俄罗斯联盟等,但从最终结果来看,拜登此行的算盘几乎全部落空。
拜登在入主白宫之后首次中东之行中访问了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他为自己拟定的任务之一是推动沙特等海湾国家增产石油,以缓解美国国内四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前所未有的高油价,但由于拜登访问沙特期间,特别是在吉达“安全与发展”峰会上不断强调美国所谓的“人权价值观”,导致海湾国家对增产的要求反应十分冷淡,仅仅表示要到8月的“欧佩克+”、即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合作机制的例行会议上讨论相关议题。
沙特外交大臣 费萨尔·本·法尔汉:我们全面地听取所有友邦和盟国对能源政策的看法,其中当然包括原油消费大国,但“欧佩克+”成员已经有固定的机制,对国际原油市场情况进行监测和判断截至目前我们认为这一机制是行之有效的。
这样的表态事实上就是婉拒了拜登有关增产的提议。不仅如此,沙特在乌克兰局势和对俄立场方面也坚持了自身的中立立场,公开表示沙特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沙特不能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强大的伙伴关系。
在外界看来,这样的局面正是美国长期以来中东政策导致的必然结果,特别是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偏袒态度和在诸多地区冲突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导致中东国家已经对美国失去信任。
政治分析人士 卡斯米·朱麦:不仅仅是拜登政府,在他之前的美国政府在中东政策上已经犯下了很多错误,而他的继任者很有可能也会这样,因此才导致中东出现了很多危险的情况,所以如果美国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正视中东国家,更要与其他亚洲国家加强合作。
总台记者 李超:吉达“安全与发展”峰会之后发布的联合声明集中反映了地区局势的新变化,那就是在美国不断煽动地区内对抗和分裂的政策之下,海湾阿拉伯国家正在寻求在外交和能源政策上的更多自主性和独立性,那么也正如外界所预测的一样,拜登的此次中东之行,确实是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沙特:
100万桶,不能再多了
据德新社16日报道,沙特领导层表示,沙特愿意将其石油日产量提高100万桶,尽管这未必意味着实际石油产量增加。报道称,在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沙特期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承诺将把原油日产量潜能从1200万桶提升到1300万桶。但穆罕默德王储指出,没有额外的能力将原油产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拜登大型尴尬现场?
面对提问,无人回应!
当地时间15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抵达沙特阿拉伯西部城市吉达,开始对沙特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尽管当天拜登先后与沙特国王与王储会面,但会面现场却不断遭遇尴尬,而在“找油”的关键议题上,拜登似乎也难以如愿以偿。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拜登抵达沙特后出席了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为其举行的欢迎仪式,并与沙特国王萨勒曼进行了简短的会见。而在随后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举行正式会谈时,拜登就遭遇了尴尬一幕。
此前他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曾因记者卡舒吉遇害案而将沙特称为“被放逐的国家”,而在与沙特王储会谈前,有记者在现场大声向拜登提问“沙特是否仍然是一个被放逐的国家”,但美沙双方均无人回应这一问题。直到在会谈之后的记者会上,仍有多名记者追问拜登是否为自己此前的言论而后悔。
当天夜间,美沙两国还签署了18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内容涉及能源、投资、通信、太空和卫生等领域,但在拜登最为看重的石油增产方面,沙特方面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表态。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拜登此次访问沙特更多是向美国选民做出的姿态,即自己正在努力试图解决国内的经济困境,但即便在海湾国家获得“象征性”的石油增产,对降低美国油价也是意义有限。
阿联酋经济学家 加瓦布拉:石油价格的上涨与美国的高通胀有很大关系,因此拜登此次访问的一大重点,就是希望沙特和阿联酋等国提高原油产量,但这两个国家产量提高空间都不会太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的两年多时间里,石油行业一直没有足够的投资来保障增产。
受主要产油国短期增产无望的消息推动,国际油价15日显著上涨,布伦特油价重回每桶100美元上方,涨幅超过2%。
拜登会晤谈人权
沙特王储回以美国“黑历史”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谈起人权,反被上了一堂“人权课”。
沙特的阿拉伯电视台网站16日以一名参加会谈的沙特高级官员为消息源报道,拜登15日在会谈中提及沙特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遇害事件,王储穆罕默德回应说这一事件“令人遗憾”,但沙特方面完成了从调查至执行判决的全部法律程序,且已经采取措施防止这类事件重演。
同时,穆罕默德例举美国人权“黑历史”,包括伊拉克战争期间臭名昭著的阿布格里卜美军监狱虐囚丑闻。2004年,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的照片曝光,震惊世界。
这名不愿公开身份的沙特高级官员说,穆罕默德还提及今年5月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女记者希琳·阿布·阿克利赫在报道期间中弹死亡事件,反问美方对这一事件的应对。
希琳是巴勒斯坦裔美国公民,5月11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报道以色列军队与巴勒斯坦人冲突时头部中弹死亡。美国政府本月4日发布调查结果,称无法认定铁杆盟友以色列应对这起事件承担责任。巴勒斯坦方面不接受这一调查结果,指责美方“罔顾事实”,认定希琳遭以军故意射杀。
这名沙特高级官员告诉阿拉伯电视台网站,2021年8月美军无人机在阿富汗空袭致死一家10口,包括7名儿童,但美方至今仍欠受害者一个公道。美方承认误炸,却决定不对任何当事人追究责任,这一事件和美方处理方式引发舆论哗然。
穆罕默德在会谈中强调,各国的价值观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需要尊重别国的价值观,以武力方式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只能适得其反,美国发动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就是例证。他说,沙特与美国之间必须求同存异。
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路透社等媒体的报道中,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阿勒沙特和外交国务大臣阿德尔·朱拜尔分别证实了穆罕默德对拜登的表态。
拜登竞选总统期间就卡舒吉遇害事件称,要让沙特“付出代价”和受到孤立。拜登在15日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他与穆罕默德“讨论了人权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且他在“会谈一开始”就提起卡舒吉案。一名美国官员告诉美联社,会谈在“冰冷”气氛中开场。
不过,被问及穆罕默德如何回应时,拜登仅说对方拒绝就这一事件承担个人责任,没提被上“人权课”。(新华社记者惠晓霜)
“所有人都让总统难堪”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7月15日发表了题为《外交政策专家说,拜登“毕恭毕敬的”中东之旅令人“尴尬”》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一名外交政策专家周五对福克斯新闻频道说,在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进行了一次“令人尴尬的”访问后,拜登总统“成功地”让美国看上去很软弱。随后总统将前往沙特阿拉伯的吉达。
传统基金会副主席詹姆斯·杰伊·卡拉法诺在一档节目上说,拜登此行不仅没有什么实质性成果,同时还让拜登乃至美国看上去很糟。
卡拉法诺说:“我们已经看到了与以色列发表的声明,实际上什么也没说。期望值为零。与此同时,普京将访问伊朗。伊朗将向俄罗斯出售无人机。”
▲15日,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与美国总统拜登在沙特吉达的萨拉姆宫会晤,两人以撞拳的方式互致问候。(欧新社)
“巴勒斯坦人也让美国总统下不来台,提出了一长串自己的要求清单,然后才会让美国回来讨论(与以色列的)两国解决方案。所有人都让总统难堪——沙特人、巴勒斯坦人和伊朗人。”
卡拉法诺说,尽管如此,拜登本周“毕恭毕敬地”拜访这些盟友和伙伴是“最可预见的事情”。
卡拉法诺说,特朗普对中东地区采取了直接行动,杀死了伊朗民兵组织领导人苏莱曼尼,并与伙伴国达成了重要协议,而拜登则没有拿得出手的实质性成果。
除了卡拉法诺这样的专家,一些民主党人也开始公开对拜登此行的一些表现表示不满——一名来自新泽西州的民主党议员说,他对总统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碰拳”的画面“感到不舒服”。
来自萨默维尔的众议员汤姆·马利诺夫斯基对记者说,拜登在《华盛顿邮报》记者卡舒吉之死一事上的态度比特朗普更“诚实”,他也称赞民主党领导人不向沙特出售武器的做法。不过,他指出,美国是“超级大国”,而不是两国关系中的“乞求者”。拜登必须取得有利于保障人权的实质性成果。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