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m(什么是smtp)
自虐(主Dom/从Sub一体)与他虐(主Dom/从Sub分开)并无本质不同,而且都跟性有关,可归入BDSM (Bondage, Discipline, Sadomasochism)范畴,其详细原理如下。
1. 恐惧(Fear)与性
对于不同的情绪体验,人体的不受意识控制第一反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恐惧和性体验都能促进人体分泌肾上腺激素[1,2]。肾上腺激素是人体控制人体面对危险的应激反应的最主要激素,而在性体验(包括狭义的性交和广义的异性接触)的过程中,肾上腺激素的水平也会增加,使人心跳加快。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暗示,恐惧和性体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会相互转化。
人脑中体积很小的杏仁核(Amygdala),对各种情绪敏感,其中对恐惧最为敏感[3]。现在各种认知实验,都趋向于证明不同的情绪会激活杏仁核的不同区域,但是实验的结果并不支持这一假设[4]。另外,数据也证明,人脑的杏仁核对恐惧发出反应,在人意识到恐惧之前[5-7]。这两个方面的事实,加上上文说到的人体在面对恐惧和性的神经内分泌相似性的事实,或许暗示了杏仁核并不具有特定区域对应特定情绪的结构,而是作为一个统一意义上的原初情绪反应组织。至于反应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在在杏仁核激活发出,传递到脑皮层之后,再经由人脑意识的处理来划归这一原初情绪到底是应该归于恐惧、高兴还是性体验的。这一拓扑结构,或许就是人脑意识到情绪,和杏仁核反应出情绪之间有一定的时间滞后的原因。
展开全文
在整个情绪反应的过程中,杏仁核或许只是激发意识上的情绪定向/划归的作用,至于人脑要怎样划归情绪,则要看人体验到的环境。如果环境凶险,可能危及生命,那人的意识则理所当然的将该原初情绪激发划归为恐惧,如果环境中有亲人离去,则意识将该原初情绪划归为悲伤……反之,如果环境中不具有明显的情绪暗示性(不具备让人恐惧,高兴或者悲伤等等的因素),那人脑意识的情绪划归就有很大的灵活性了,而该情绪划归处理机制由于是在意识中,是可以由人为控制结果的。
在自虐/他虐以及BDSM下,从方(Sub/受)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安全不会受到威胁,从而可以将意识下的原初情绪,经由意识处理转化为其他情绪。受虐本应产生恐惧,但是在原初情绪由杏仁核产生,传递到皮层,由人意识到之后,由于从方同时清楚的知道不需要恐惧,因此后面的情绪转化过程被意识重定向了。再加上肾上腺水平的变化,人脑倾向于将该原初情绪重定向为与恐惧反应类似的性体验。所以,SM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是,主方(Dom)要清楚的让从方(Sub)有安全感,这关系都情绪重定向能否成功。
2.疼痛与主从关系
内啡肽(endorphins),是脑内的吗啡,能使人放松,具有欣快感。在性行为的过程中,内啡肽的水平有所增加,但是内啡肽水平的大幅增加在性行为之后——显然,大脑也知道放松的身体不利于性行为[8]。而疼痛能刺激身体紧张,抑制内啡肽的作用,在性行为的过程中,或许疼痛是有一定必要性的[9]。疼痛,同时有内啡肽的存在,会使人有一定的快感。
而受虐时没有性行为,内啡肽的来源,在于主从关系。在生物界中,特别是群居生物中,有一定的主从关系:强大的个体容易成为领头者,而稍弱的个体服从于它。
在群体中的主从关系明朗情况下,单纯的把从方跟领头者放在一起,就会让从方的内啡肽水平增加,这大概就是所谓“安全感”的来源[10-12]。一群母鸡在一起容易躁动,但是放入一只公鸡,就能让鸡群安静很多。
在他虐情况下,主从关系明显,自虐情况下,则缺失实际的主从关系,需要当事人加以一定的想象,才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如此,加上一定限度虐待行为,内啡肽和疼痛就都有了。而内啡肽则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如此导致快感[13]。虐待行为生成或者强化主从关系、从而促进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这就是疼痛与快感的直接联系。
3. 羞辱及其他 与疼痛
易于理解的,无论是自虐、他虐还是其他形式的BDSM,都会让从方有强烈的羞辱感。你或许通过自己的体验知道,强烈的嫉妒能在意识中产生真实的疼痛感觉[14]。虽然我们对其机制还不清楚,但是事实证明很多负面的情绪,都能让人产生身体上的疼痛,包括被羞辱。通过2部分的机制,羞辱感等强烈情绪,可以促进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分泌(从方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受虐事件不会暴露于公众,不然无法转化)。
总结:
受虐(包括自虐和他虐),会使杏仁核激活,该激活在潜意识范围,杏仁核传导信息到脑皮层(意识范围),人脑通过对环境的感知来定向情绪。由于在受虐过程中,从方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因此不会定向为恐惧,而是定向于机制类似的性体验。受虐与施虐能够建立和强化主从关系,从方在受虐过程中由于主从关系的体验,会分泌内啡肽,产生安全感,并促进多巴胺分泌,产生快感。其他羞辱感等强烈的情绪,也会通过意识重定向为欣快感。由于受虐过程导致多巴胺的分泌,如此多次行为,会使大脑将受虐跟快感直接的联系起来,大脑对多巴胺上瘾了,更确切的说,是对受虐行为上瘾。BDSM的关键在于从方有足够的安全感。由于上面情绪的重定向是发生在意识范畴的,因此理论上任何人都能发展出该套机制,即转化为BDSM爱好者。早期生活中的严重负面经历,比如儿时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等,能在当事人身上产生极强而又长期的负面情绪体验。经历过这种事件的人,通过上面的机制,会相比于其他人更容易的被转化为BDSM爱好者。
以上。
---------
[1] Di Giusto, E. L., K. Cairncross, and M. G. King. "Hormonal influences on fear-motivated respons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75.6 (1971): 432.
[2] Davidson, L., et al.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resting and stimulated plasma noradrenaline and adrenaline." Clin Sci67 (1984): 347-352.
[3] Fanselow, Michael S., and Greg D. Gale. "The amygdala, fear, and memory."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985.1 (2003): 125-134.
[4] Phelps, Elizabeth A.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sights from studies of the human amygdala."Annu. Rev. Psychol.57 (2006): 27-53.
[5] Öhman, Arne, et al. "On the unconscious subcortical origin of human fear."Physiology & Behavior92.1 (2007): 180-185.
[6] Morris, John S., Arne Öhman, and Raymond J. Dolan.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emotional learning in the human amygdala." Nature393.6684 (1998): 467-470.
[7] Öhman, Arne. "The role of the amygdala in human fea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threat."Psychoneuroendocrinology30.10 (2005): 953-958.
[8] Bancroft, J. "The endocrinology of sexual arousal."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186.3 (2005): 411-427.
[9] Aloisi, Anna Maria, and Marco Bonifazi. "Sex hormone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pain."Hormones and Behavior50.1 (2006): 1-7.
[10] Huhman, Kim L., et al. "Effects of social conflict on POMC-derived peptides and glucocorticoids in male golden hamsters." Physiology & behavior47.5 (1990): 949-956.
[11] Panksepp, Jaak, et al. "Opiates and play dominance in juvenile rats."Behavioral Neuroscience99.3 (1985): 441.
[12] Golynski, M., W. Krumrych, and K. Lutnicki. "The role of beta-endorphin in horses: a review."Veterinarni Medicina56.9 (2011): 423-429.
[13] Roth-Deri, Ilana, Tamar Green-Sadan, and Gal Yadid. "β-Endorphin and drug-induced reward and reinforcement."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86.1 (2008): 1-21.
[14] Tai, Kenneth, Jayanth Narayanan, and Daniel J. McAllister. "Envy as pain: Rethinking the nature of env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37.1 (2012): 107-129.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